【周处除三害】百度云资源【HD1080P资源】
- 电视剧资讯
- 2024-02-28 23:14:59
- 17
【周处除三害】百度云资源【HD1080P资源】 百度网盘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gsbgvbghfhgt6vbp8hgw...
百度网盘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gsbgvbghfhgt6vbp8hgw
迅雷网盘链接:https://pan.xunlei.com/59864p8hgw
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《周处除三害》是真的吗这个问题,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小说集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本文目录
一、周处是恶霸吗
1、记得上学时,语文课文中学过这个内容《周处除三害》。其典故见于《晋书·周处传》和《世说新语》。
2、周处,三国时期吴国人,少时年少轻狂,横行乡里,人人厌恶而不自知。后听说,有“三害”为祸百姓,自告奋勇上山射杀猛虎、下河擒斩蛟龙。最后,才知第三“害”原来是自己。于是,幡然悔悟、改过自新,并且发奋读书,立志成才。
3、周处文武兼备,先后要东吴和西晋为官。历任东吴东观左丞、晋新平太守、广汉太守,迁御史中丞。他为官清正,不畏权贵,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。西晋元康六年,授建威将军,奉命率兵西征羌人,次年春于六陌(今陕西乾县)战死沙场。死后追赠平西将军,赐封孝侯。
4、所以,周处不是恶霸,应该是年少轻狂、浪子回头的典范。
二、周处除三害故事告诉大家什么道理
1、周处除三害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:人是可以转变的,只要痛下决心,浪子也可以回头,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。
2、在乡人眼里,周处是义兴“三害”之首,即使杀虎斩蛟也得不到人们的谅解。
3、难得可贵的是周处能从乡人的反应中感悟到自己的严重过失,进而听取贤人的规劝,幡然悔悟,弃恶从善。
三、《世说新语》中的故事是真的吗
1、《世说新语》是记载晋史的第一手材料,和唐代修撰的《晋书》在某些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,我们不妨通过两者的比较来看看二者的记载真实性如何:
2、传统中国社会的历史修撰,千年以来都是秉承着“实录”的精神来写作的,《三国志》之所以名为“志”,也就是实录的意思。
3、实录,意味着对历史事实的真实客观的记载。即便排除史料来源的不准确以及史料辨析抉择的失误,我们都不得不承认,实录在事实上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创作标准,在实际撰写的过程当中,无可避免地会在字里行间留下作者的主观判断和感情倾向。了解作者的立场和倾向,有时候对我们辨析历史文献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。
4、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:“陆逊、陆抗是君何物?”答曰:“如卿于卢毓、卢珽。”士龙失色。既出户,谓兄曰:“何至如此?彼容不相知也。”士衡正色曰:“我父祖名播海内,宁有不知?鬼子敢尔!”(《世说新语?方正》)
5、《世说新语》的这个故事在《晋书》中也有相似的内容:
6、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:“陆逊、陆抗于君近远?”机曰:“如君于卢毓、卢廷。”志默然。既起,云谓机曰:“殊邦遐远,容不相悉,何至于此!”机曰:“我父祖名播四海,宁不知邪!”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。(《晋书·陆机传》)
7、第一,卢志的提问不一样,《世说新语》记载是“是君何物”,《晋书》记载是“于君远近”。
8、第二,陆机回答之后,《晋书》多了对卢志表情的描述,“志默然。”
9、第三,《晋书》在故事的结尾加上了一个评价,“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”。
10、要判断这两条史料哪一条更接近于事实的真相,我们当然可以从史料的产生时间来做出抉择,因为《世说新语》修撰在前,而《晋书》修撰在后,从逻辑上说,离事件发生时间更近的史料失真的可能性也就相对小。
11、但如果我们就这样轻易地做出判断了事,忽视了上述三点异同产生的原因,那就错过了这两条史料当中非常多有价值的信息。
12、先说第一条异同:《晋书》的问话是“于君远近”。翻译成今天的话,就是卢志想打听一下陆机和江东陆氏家族是什么关系。作为范阳卢氏家族出身的贵族,卢志对交往对象的出身是非常在意的。不明白这个心理的看官,可以参考一下《泰坦尼克号》当中的桥段:杰克陪露丝去赴宴的时候,露丝向其他宾客介绍杰克说“这是唐信先生”,对方立刻追问“你是波士顿唐信家族的成员吗?”——上流社会对出身高贵与否是非常在意的。
13、如果卢志只是单纯地询问陆机的出身,从逻辑上说陆机是没有理由发怒,并且对卢志反唇相讥的。导致陆机盛怒的原因,是因为卢志问的问题是《世说新语》里讲的那句“是君何物”,翻译成白话,就是“陆逊、陆抗是你的什么东西?!”这分明是出口伤人,所以陆机才被迫回击他。《世说新语》把这个故事收录在《方正》一节。“方正”,顾名思义,就是立身正派但是又很有棱角的人物。通过这个分析,可以看出,在这个对话当中,陆机明明是“正当防卫”,但是被《晋书》说成了“故意伤害”。
14、那么,卢志为什么这么无礼的攻击陆机呢?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,陆机很有可能是在东吴灭亡之后被虏到洛阳去的。所以在洛阳的北方士族看起来,陆机就是亡国奴一个,亡国奴有什么人格可言!必须给他一个下马威。
15、但陆机这个亡国奴为什么又反击得这么理直气壮呢?因为西晋灭亡东吴之后,对江东士族的利益进行了有意识的保护,以此来笼络他们,甚至于连江东士族的家兵都没有予以解除。也就是说,在陆机看起来,东吴的灭亡是他孙家的事儿,跟姓陆的没关系,所以他绝不会允许人家把亡国奴这个屎盆子扣在自己的头上。
16、从这个对话当中反映出的西晋初年的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看,西晋虽然在政权形式上整合的全国的版图,但是对于文化认同的整合,对于国家观念的整合远未结束,这也是西晋为什么在后来快速灭亡的原因之一。
17、接下来我们说第二个异同:“志默然”。《晋书》的意思显然是要把卢志处理成一个非常有修养的高贵的形象,因为他在受到别人的言语侮辱之后很有风度地选择了隐忍。相形之下,陆机就成了一个一只非常没有教养、没有礼貌的刺猬。
18、最后说第三个异同:“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”。《晋书》的意思,显然是陆云优于陆机——因为陆云在受到人家侮辱的时候没有选择激烈地反抗。
19、为什么《晋书》要在《世说新语》的基础上做这么大幅度的改动呢?它想要表达什么?
20、首先,《晋书》是以房玄龄为首的北方士族知识分子来撰写的,地域性的认同倾向使得他们更愿意左袒卢志。但更重要的是,《晋书》是要借这个故事来宣扬唐王朝的大一统的国家认同感。也就是说,要对于那些唐朝的后征服地区的人喊话:看到没有?你们的榜样应该是陆云,而不是陆机,你们要忘掉自己从前的身份和归属,主动拥抱新的国家,作新朝的顺民。这才是《晋书》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!
21、所以,史料的真实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,也并不是说歪曲的史料就一概没有价值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,史料的传写变形,有时候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其实也是非常宝贵的。
四、周公除三害的故事
1、世说新语记载,周处年轻时,为人凶暴强悍,任性使气,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。另外,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,山上有只白额大老虎,两者一起侵害百姓。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,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。
2、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,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后只剩下其中一个。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,又下河斩杀蛟龙。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,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。
3、经过了三天三夜,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,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。没想到,周处却杀死蛟龙从水中出来了。
4、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,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,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。于是就进入吴郡去找寻陆机和陆云以求指点。当时陆机不在,只见到了陆云,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,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,可是岁月已经荒废,怕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。
5、陆云说:“古人珍视道义,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,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,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。再说,人就怕立不下志向,如果有了志向,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远扬呢?”周处从此改过自新,最终成为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忠臣。
五、周处除三害的典故中的三害是什么
1、除三害中的三害分别是周处,蛟龙,白额虎。
2、除三害这个典故见于《晋书·周处传》和《世说新语》。
3、周处年轻时,为人凶横任气,同乡的人都很惧怕他;另外义兴郡的河中有条蛟龙,山里有一头白额虎,都来危害百姓,义兴人称之为三害,而周处的危害最大。
4、有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,其实是希望三害只剩下一害。周处随即去杀死了老虎,又下河去斩蛟,那条蛟时浮时沉,游了数十里,周处始终与它搏斗,持续了三天三夜,同乡的人都认为他与蛟一道死了,越发相互庆贺。
5、没想到他竟然杀死蛟而从河中冒了出来。周处听说大家相互庆贺,才知道自己被大家所厌恶,于是有了悔改的心意。他到吴郡去寻找陆氏兄弟,陆平原不在,只见到陆清河,周处便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他,同时说:“自己想改正过错,只是已经虚度了光阴,最终怕也不会有什么成就。”
6、陆清河说:“古人很看重‘朝闻夕死’,况且您的前途还很有希望。再说一个人只怕不能立定志向,又何必担忧美名得不到传扬呢?”周处便改过自勉,最后成了忠臣孝子。
六、除三害中蛟龙是什么
1、在《周处除三害》的故事中,蛟龙就是意思反面的角色,也是被周处除掉的“第一害”。
2、在著名《西游记》等中国传统小说里面,龙的地位依然不高。西游记中神仙大佬们在宴会的时候,甚至吃”龙肝凤髓“。按照这个说法,龙的地位可想而知。
好了,文章到此结束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ups-3.com/ju/53061.html